保存桌面

科技创新导报

期刊简介
QIKANJIANJIE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国家级
  • 主办单位:中国宇航出版社
  • 国内刊号:11-5640/N
  • 国际刊号:1674-098X
  • 出刊周期:旬刊
  • 级别:国家级|知网全文收录| 万方数据全文收录 |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
《科技创新导报》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科技期刊。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办单位: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40/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098X;邮发代号:80-542。国际大16开本精美印刷。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收录。 ★办刊宗旨:本刊坚持以传播科技理念、报道科技前言、倡导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 ★读者对象:各单位科研管理人员、科技企业科研开发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各大企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关心高科技转化的社会各界人士。 ★主要栏目:信息化工业、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创新管理、创新教育、创新论坛等[查看详情]
投稿须知
TOUGAOXUZHI
提示:《科技创新导报》投稿需先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查重需低于15%。需要按照投稿格式进行撰写,论文可以先进行排版,整理好再进行递交。
1 题目 应以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选择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 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 署名次序按贡献大小排列,作者应写明姓名、工作单位、省市名、邮政编码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前三名)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或学位,职称及研究方向等。
3 摘要 应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着重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以150~400字为宜。提出关键词3~8个(关键词选用能反映论文最主要内容的术语,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词或词组)。并附英文的题目、姓名、工作单位、省市名、邮编、摘要和关键词。
4 中图分类号 为了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写出论文的分类号。
5 引言 应简单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为“0”,不编序号时“引言”二字可省略。
6 正文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排程度;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等。正文题目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如:“1”,“2.1”,“3.1.2”等。
6.1 图 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应有图序号和图题(图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的外侧。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
6.2 表 应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表应有表序号和表题(表序号用阿拉伯数字)。采用三线表,表的内容数字上下对齐。
6.3 计量单位 表达量值时必须使用国际符号,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不得使用已废止的符号或中文,并注意大小写。
7 结论 应是论文的主要结果,论点提炼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
8 参考文献(不得省略) 参考文献序号按正文出现的先后次序编排,内容要注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括在被引文处右上角方括号内,如:[1]或[1,3,5],[6—8]。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如是三人或三人以上的,前三名要注全,之间用“,”隔开,第三名以后写“等”。
8.1 期刊 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8.2 专著 作者.文献题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至页码.
8.3 论文集 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主编.原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8.4 报告 作者.文献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5 学位论文 作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8.6 报纸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7 国际、国家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8.8 专利 所用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8.9 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或DB/CD].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8.10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查看详情]
相关评论(0
XIANGGUANPINGLUN